2022年8月20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航天智慧物流总决赛暨第三届“航天杯”移动机器人AI创新技术挑战赛圆满线上举办。本次比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59厂主办,常熟理工学院、航天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2000人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30余支大学生队伍参加,经过线上初赛选拔,以及南北分区赛的激烈角逐,最终77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本次比赛以工业智慧物流为主题,是以无人驾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为基础,考察参赛选手熟悉掌握典型传感器应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无人驾驶算法、视觉识别算法等综合能力的工程科技竞赛。航天三院159厂结合自身技术和经验打造航天新一代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平台,旨在协助高校等高等教育机构逐步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
开幕式上,大赛主承办方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长庄剑,159厂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鹤鹏,常熟理工学院院长姜建明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刘永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术主任卓晴等专家学者作嘉宾寄语。
庄剑致辞
姜建明致辞
刘永才寄语
李鹤鹏致辞
庄剑代表主办方首先向参加此次大赛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以及线上、线下关注此次比赛的各位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航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专业技术发展的各界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三院作为航天强国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信通过此次比赛,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的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展露才华。
姜建明代表承办方向晋级决赛队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赛主办方以及关注本次比赛的社会各界、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将全力以赴为大赛提供支持和保障,并将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他指出,相信疫情阻碍不了年轻人创新的热情和创意的火花,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创新竞赛精英将充分碰撞智慧、交流成果、比拼才能,展现当代青年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展示青春风采的豪情壮志。
李鹤鹏代表组织单位向大力支持大赛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感谢。他表示,159厂作为现代化大型军工企业,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发的创新之路,注重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希望大赛能够成为一个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优秀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学习教育平台、科研开发平台、创新创业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并热爱“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程师文化。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师生和朋友们,加深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新局面。
比赛过程紧张激烈,又井然有序;各支队伍在赛场上全力以赴,挥洒汗水,经过两天的调试与一天的正赛比拼,最终中国计量大学获得冠军,浙江工业大学获得亚军,曲阜师范大学和长安大学并列获得季军。
赛事结束后,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张根华致闭幕词,此次比赛锤炼了参赛队员的技艺和意志,真正体现出了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内涵和真谛。赛场上,参赛选手表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高超的技术水平,令人激动和难忘。在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扎实肯干、吃苦耐劳、精于钻研、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相信此次大赛必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昂扬斗志,也相信此次大赛会为我国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159厂副总经理仵凤勇致闭幕词,他表示,通过观看一整天的比赛,看到了各高校参赛队的指导老师与同学们在赛场上奋勇争先的场景,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团队合作的融洽氛围和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他指出,此次线上大赛较历年相比成绩大幅提高,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不断深化,新增参赛的高职院校更意味着工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度与深度有所攀升。最后,仵凤勇代表本次大赛承办方,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大赛组织活动的各级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向所有参赛的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本次比赛圆满成功,参赛大学生收获颇丰。同时,比赛过程中三院159厂AI航团队自主研发的航天·轻舟机器人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外观精美,引起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科技爱好者的关注。